2025-07-28
來源:中國財富網
當光伏行業還在為N型技術路線爭論不休時,通威用不到三年即實現的100GW組件出貨量,給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答案:技術迭代的速度,才是定義未來的核心變量。
2022年8月至今,這家硅料、電池巨頭以“跨界黑馬”之姿進軍組件市場,不僅攪動全球組件市場格局,更以N型組件790W+的世界功率紀錄(截至2025年4月),宣告光伏產業正式邁入“效率為王”的新周期。
通威高效組件智能制造生產線
1
從“跟跑”到“領跑”
通威組件以TNC高效電池技術為矛,憑借PECVD基底工藝、二次燒結、高密度封裝、間隙貼膜等多項創新,助推行業將組件量產功率推至700W以上,也在行業由P型向N型切換的關鍵節點上給出一劑“良方”。
更關鍵的是,三年不到的時間,通威實現由PERC到TNC 1.0 再到TNC 2.0加速進化。公開信息顯示,通過優化光學、電學設計,采用908技術(通威自主研發的0BB技術)、TPE技術、鋼網印刷技術、Poly Tech等前沿技術的通威組件功率紀錄已達778.5W,領先行業同版型量產組件功率約60W,推動行業進入一場由效能引發的“技術競賽”。
行業曾有質疑:硅料巨頭能否玩轉組件?從2013年布局組件研發,2018年PERC疊瓦組件破世界紀錄,到2022年正式進軍組件,再到2023、2024年連續兩年出貨量位列全球前五,通威用十余年技術積淀回應。業內人士對此評價道:“通威的爆發,是技術長跑者的必然結果。”
2
沒有包袱 只有加速度
相較老牌廠家,通威沒有陳舊產能的拖累,可以直接切入最先進的N型產線,甚至將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同步推進,讓其在央國企集采中屢屢斬獲大單,兩年間實現了“五大六小”發電集團全面覆蓋,獲得三峽、華潤等央國企GW級訂單。
分布式市場方面,通威同樣表現不俗。相關機構數據顯示,2024年,通威分布式組件穩居國內出貨量榜首,分銷商、渠道商、平臺大客戶悉數與其建立深度捆綁。
分析人士指出,通威的雙輪驅動,是其技術紅利與產業鏈話語權的實力體現。
3
技術迭代加速行業分化
依托全球創新研發中心雄厚的技術實力,通威在TOPCon、HJT、BC、鈣鈦礦/晶硅疊層等主流技術上均有布局,涵蓋所有太陽能電池、組件主流未來技術,既規避了單一技術路線的風險,又為其在下一輪技術革命中埋下伏筆。
業內人士認為,通威的快速崛起為行業提供了重要啟示。技術迭代的速度與深度正在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分水嶺,這要求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將技術戰略置于更核心的位置。頭部企業需在產能布局與技術深挖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,而其他企業則亟需探索差異化的技術路徑或協作模式,以適應日益加速的創新節奏。通威的實踐印證,光伏行業的競爭重心已全面轉向技術儲備與迭代能力的長期較量。
此外,通威組件的業務范圍已覆蓋70余個國家和地區,但其在歐美市場的布局上與老牌玩家仍存在一定距離。分析認為,若想真正“重構全球光伏版圖”,市場還需看到通威在海外渠道建設與本土化策略上打出更多關鍵牌。
通威與Memodo、Elix Group簽署戰略合作伙伴三方協議
4
通威100GW的數據背后
業內人士表示,通威的100GW里程碑,恰是中國光伏產業從“制造大國”向“技術強國”轉型的縮影。當行業告別補貼依賴與低端產能堆積,技術深耕與產業鏈協同或將成為新護城河。
通威的實踐揭示了一個更深刻的行業命題:當光伏產業進入“技術、市場、政策”三維博弈的新階段,真正的領跑者必須同時駕馭實驗室里的創新速度、產線的成本控制能力,以及全球化棋局中的戰略彈性。下一個100GW的角逐,或許不再只是產能的比拼,而是整個產業生態重構的預演,這場由中國企業主導的技術突圍,或將重新定義全球綠色能源版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