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12-29
作者:通威
通威太陽能(合肥)公司財務部部長楊建超
“將本職工作做到極致就是做到了‘誠、信、正、一’中的‘一’。”楊部長這樣理解道,“從學校畢業,加盟通威,十七年光景彈指一揮間!從保管、出納、會計、財務負責人,從傳統農業到新能源,學習、成長、發展。”楊部長一開口就表達了對通威的感激之情。
2015年,通威太陽能(合肥)公司成為國內出貨量最大、全球生產成本最低、國內品質排名最前,一舉成為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光伏企業。
發展來之不易,成績振奮人心。但楊部長仍念念不忘兩年以來的艱苦奮斗歷程,“集團當初以超強的魄力和創舉花8.7億元收購成功,并委派十分年輕、沒有太多經驗的管理團隊操盤一個資產近40億元、瀕臨破產的大型企業。正因如此,憑著敢拼、敢闖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,董事長帶領我們這個團隊干出了令行業刮目相看的驚人業績。”
在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之后,楊部長表示,更應該要謹言慎行,將分內工作做到極致。楊部長指出,在財務保障方面,主要體現在風險控制,而風險控制的關鍵是流程和制度。
2014年下半年開始,大家摸索出了一定的方向,在總部授權體制下,先是對組織構架進行調整、收集一線企業生產指標,對標管理、尋找差距、實施考核,明確階段性目標,下半年開始行情復蘇、生產指標明顯改善,公司經營情況大幅好轉,全年業績終于扭虧為盈,徹底扭轉了自建廠以來連續虧損局面。
2015年,在集團的配套機制下,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,全體員工一切以圍繞公司利潤為中心開展工作,全面實行能者上、平者讓、庸者下,每季度考核評比的鞭策機制,經營上實行利潤倒逼。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創舉,公司生產指標日益好轉、經營業績節節攀升,奠定了通威在光伏領域的穩固發展地位。
合肥公司并購后,沒有成熟模式可供借鑒,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制度可謂困難重重,為保證工作開展,在集團授權范圍內,公司參照集團下屬公司現行制度,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以及原有制度和流程,以試行文件方式下達,在執行過程中加以引導和培訓,對遇到的問題以及集團財務、審計檢查測試出的風險點,適時修訂文件,在公司ERP開發中,將所有流程進行固化。
“經過兩年的努力,合肥公司已基本形成一套風險可控、兼顧效率的控制體系。兩年來,公司報銷、結算、付款、物質管理等工作均未出現過差錯,為公司有序運營提供了保障。”楊部長自豪地說道。